目录
必修第一册
- 运动的描述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
-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3
- 相互作用——力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7
- 运动和力的关系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3
必修第二册
- 抛体运动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1
- 圆周运动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5
-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9
- 机械能守恒定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35
- 静电场及其应用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3
- 静电场中的能量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47
- 电路及其应用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53
-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57
-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63
选择性必修第一册
- 动量守恒定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67
- 机械振动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73
- 机械波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77
- 光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85
选择性必修第二册
- 安培力与洛伦兹力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91
- 电磁感应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99
- 交变电流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07
-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第五章传感器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13
选择性必修第三册
- 分子动理论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15
- 气体、固体和液体 第三章热力学定律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121
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27
第五章 原子核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35
精练答案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41
第一章 运 动 的 描 述
- 本章精华为:一点两系三矢量
时间时刻计时器
- 详述:
1、一点指质点,定义: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。
条件: 物体的大小形状可忽略。
说明:质点是理想化模型,是科学抽象,实际不存在。质点不具有绝对性。
2、两系指参考系、坐标系。
①、参考系:定义:研究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参考的物体系。(简单地说就是假定为不动的的物体)
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,但是你选择的参考系对运动对象的研究以简单为原则,不能自找麻烦。不特别说明选地面为参考系。
②、坐标系三要素:原点、正方向、单位长度。
分类:坐标轴、平面直角坐标系、立体坐标系。
3、三矢量指位移、速度、加速度。
①、位移:定义: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。
意义:表示物体的位置移动。
矢标性:矢量,方向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。
大小是末位置坐标减初位置坐标。
位移与路程的区别:1)位移是矢量,有方向,路程是标量,无方向。2)计算法则不同(第三章讲解)3)一般情况位移小于路程,只有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才等于路程。
②、速度:定义: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。
定义式 v=
意义: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。
矢量:方向为 物体的运动方向。
平均速度意义:表示物体运动平均快慢,计算方法 总位移除以总时间。
瞬时速度意义:表示物体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运动快慢,计算方法,替代法。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。
平均速度= 是矢量;平均速率= 是标量。
③加速度:定义:速度的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。
定义式 =,单位m/s2
意义 :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。(与速度的意义比较)
说明:速度加速度都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,,是这一比值,与无关也与无关。
- 时刻与时间:时刻是指某一瞬间,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,它与状态量(位置)相对应。
时间是指两个时刻间的间隔,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,它与过程量(位移)相对应。
- 打点计时器:a、用打点的方法来记录时间的仪器。
- 使用交流电。
- 每隔02秒打一个点。
-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
- 本章精华浓缩为五个字: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。即一个概念、两个图像、三个公式、四个推论、五个比例。(记忆时先记住一二三四五,然后在想一个什么两个什么……)
- 详述
- 一个概念,匀变速直线运动:质点沿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。特别强调匀变速运动是加速度不变而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 。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不变位移均匀变化。
- 两个图像是指v-t图像和s-t图像
v-t图像①表示 运动 x-t图像①表示 运动
②表示 运动 ②表示 运动
③表示 运动 ③表示 运动
④表示 运动 ④表示 运动
⑤表示 运动 ⑤表示 运动
斜率表示 斜率表示
竖轴截距表示 竖轴截距表示
图线与x轴所围面积
- 三个公式A、速度公式 自由落体
B、位移公式
C、有用公式
自由落体运动是v0=0、a=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
4、四个推论:
①、平均速度公式 (注意各个等号的适用范围和表示的物理意义)
②、位移差公式
③、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
④、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
5、五个比例: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(注意以下五个推论的条件都是v0=0)
①、TS末2TS末3TS末……速度之比为v1:v2:v3…=1:2:3…
②、第一个TS内、第二个TS内、第三个TS内…位移之比为1:3:5…
③、TS内、2TS内、3TS内…位移之比为1:4:9…
④、经过相邻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1:(-1):(-):…
⑤、通过x、2x、3x…时的速度之比为 1^::…
特别注意:①解有关本章习题时,首选比例、推论,次选图像法,最后选公式法。尤其是选择题,用比例、推论简单快捷。②初速度为V0的匀减速运动减速到零经常看作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到V0。③追击问题要抓住一关键(速度V)两关系(位移X和时间t)
精练1、如图,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,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。上升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t1,第四个所用的时间为t2。不计空气阻力,则满足
A.1<<2 B.2<<3 C.3<<4 D.4<<5
用比例④很快就能得出答案。
2、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20m/s的速度匀速行驶。前方突遇险情,司机紧急刹车,汽车做匀减速运动,加速度大小为8m/s2。从开始刹车到汽车停止,汽车运动的距离为( )
- 10m B. 20m C. 25m D. 50m
(本章中减速到零经常看成反方向加速)
3、以18m/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,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,在3s内前进了36m,则汽车在5秒内的位移为( )
A.50m B.45m C.40m D.40.5m
(坑!坑!坑!千万别把你卖了,还替人家数钱!)
4、(多选)甲、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,其速度—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 、乙两条曲线所示。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
- 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
- t1时刻甲车在后,乙车在前
-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
-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
(v-t图像的斜率、截距、面积的物理意义要理解透彻,为后面图像的学习提供了思维方法)
5、(多选)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,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,乙做匀速直线运动。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- 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
- 从0到t1时间内,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
- 从t1到t2时间内,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
- 从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,两车速度相等
(看清是什么图像,理解斜率)
6、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,通过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,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.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()
A.B.C. D.
(平均速度三个等号是个宝阿!)
7、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,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 m的路程,第一段用时4 s,第二段用时2 s,则物体的加速度是()
A. B. C. D.
8、距地面高5m的水平直轨道A、B两点相距2m,在B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,离地高度为h,如图。小车始终以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,经过A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,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,最后两球同时落地。不计空气阻力,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。可求得h等于()
A.1.25m B.2.25m C.3.75m D.4.75m
(自由落体下落5m所用时间须熟记。想一想是不是A球前0.5s的位移即为h!)
9、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,在时间间隔t内位移为s,速度变为原来的3倍。该质点的加速度为()
A. B. C. D.
(本章习题最大的特点是一题多解,我们要做的就是选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。)
10、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,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,直到停止。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象中,能描述该过程的是()
(用到一点点数学知识即二次函数开口方向)
11、一物体做直线运动,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—t图象如图所示。下列v—t图象中,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()
- 圆周运动
- 精华:本章浓缩为五个等号
从运动学角度,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有五个物理量。既然都是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,那么它们之间一定有确定的物理关系,可以用五个等号来表达这种关系();从动力学角度,向心力来源于重力、弹力、摩擦力、万有引力、电场力、洛伦兹力等或者是它们其中几个力的合力,(是根据效果命名的)。但是,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的向心力怎么表达呢?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越快需要的向心力越大,所以也有五个等号。
二、详述:①线速度:质点通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,定义式v= 。物理意义表示质点沿圆周运动的快慢。
②角速度:质点与圆心的连线转过的角度跟所用时间的比值,定义式ω=
物理意义表示质点转过圆心角的快慢。
③周期:质点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,表示符号 T 。
④频率:1秒内转过的圈数 ,表示符号 f 。
⑤转速: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 ,表示符号 n 。
五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(同学们在熟悉各物理量的定义、意义后熟记五个等号)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图书交易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ookb2b.com/archives/30393